泮溪,酒家的另一重景是西隅的岛上餐厅群落“海山仙馆”。泮溪酒家,该岛于1974年开发建成,中餐,聚餐宴请,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别墅式园林建筑。这里与酒家前庭风格迥然不同,它与荔湾湖公园一水相依,日间波光潋滟,入夜皓月当空。朝东的贴水长廊连接碧波厅、望湖亭等接待楼台。各餐厅的装饰以淡雅为主,略显欧陆情调,与错落有致...
广州市泮溪酒家有限公司,创建于1947年,主要从事餐饮、半制成品订购、技术输出等服务的企业
贵宾如云 享誉四海六十年代起,泮溪酒家在对外内接待中,泮溪,已充分显示出完备的功能和雄厚的实力。特别在涉外接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作为来访的外国首脑、国际知名人士的重要接待场所,酒家先后接待了英国首相希思、德国前总理科尔、中餐,聚餐宴请。澳大利亚前总理弗雷泽、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越南前总书记胡志明、联合国前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等外国首相以及陈香梅、韩素音等国际知名人士;还接待了邓小平、泮溪酒家朱德、贺龙、陈毅、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同志。
早年,泮溪以点心驰名,源于罗坤大师首创了象形点心系列与点心筵席。象形点心是受北方造型拼盘的启发,在保持粤点配方、泮溪制作工艺的前提下,把点心塑造成飞、动、植各种形态的点心系列;上席时先咸后甜,蒸、煎、炸、炒、泮溪酒家,炕恰当搭配,咸甜点。汤点、热点、凉点均有所体现。此两项“首创”,使点心突破了一直只作为茶点的传统规范,登上了大雅之堂,同时,使泮溪成为点心改革和先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及后,中餐,聚餐宴请泮溪的菜肴也奇招迭出,形成了八大名菜、八大名点并驾齐驱的局面,在70、80年代,泮溪已成为国家指定的粤菜粤点烹调技术对外培训基地,为越南、日本、缅甸、塞舌尔、坦桑尼亚等国家培训了厨师、点心师30多人,为兄弟市培训了粤菜厨、点心师逾千人,为弘扬“食在广州”的声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泮溪酒家。
近年来,泮溪更立足于配合广州市旅游业的发展,继续规划,实现自己的蓝图,其宗旨是:把泮溪创办成为适应市场,服务社会,具有园林文化、娱乐文化鲜明特色的酒家。从1993年开始,泮溪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对酒家的环境布局,接待设施进行改造完善,中餐,聚餐宴请,30多个餐厅分别按中国式古朴典雅、中、低三种层次的经营区域,使客人在这里既可以吃上每席一万多元的豪华宴席,也可以享受每款10元的家庭小菜。至目前,泮溪己形成餐饮项目综合发展的经营格局,包括店内餐饮、速冻食品稳定的出口与内销、中秋月饼、精致饼点、季节食品面向全国的分销,还提供餐料,半制成品订购、技术输出等服务。泮溪,由于泮溪紧贴改革的脉搏,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不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使酒家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连居于同业先进水平。
酒家的另一重景是西隅的岛上餐厅群落“海山仙馆”。该岛于1974年开发建成,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别墅式园林建筑。这里与酒家前庭风格迥然不同,泮溪酒家,它与荔湾湖公园一水相依,日间波光潋滟,入夜皓月当空。朝东的贴水长廊连接碧波厅、望湖亭等接待楼台。各餐厅的装饰以淡雅为主,略显欧陆情调,与错落有致、景色幽深的庭园布局浑然一体。
1960年7月1日,泮溪酒家改建竣工复业成为最宏大,最负盛名的园林酒家,至今仍然保持全国著名园林酒家的地位,泮溪确实无愧于她的声誉,这里的一厅一房,一园一景,都汇聚了江南庭园特色及其装饰艺术精粹。
泮溪,曾一度更名为“友谊饭店”,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由于店名缺乏革命气息,因而,金字招牌也难逃厄运,当时,酒家的员工却怎么也不愿意亲手砸烂朱光市长亲笔所书的金匾招牌,而是找来几块木板,书上“友谊饭店”几个大字镶在上面,却也掩人耳目地过了六年。1972年秋,尼泊尔首相比斯塔访华,由李先念等领导人陪同前来广州,或许当年泮溪早已是名声在外,比斯塔也略有所闻,他明确提出:要到泮溪去。有关外事部门此时考虑到泮溪若不复名,只能把比斯塔首相带到“友谊饭店”,那很多问题是难以解释的。于是,经过请示有关领导,立即决定泮溪酒家恢复原名,就这样,一夜之间“友谊饭店”的木板被拆掉移走,墨绿洒金的大理石招牌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同时,也顺利地完成了接待比斯塔首相的任务。从此,泮溪在当时尚处于“革命招牌”红海洋的时候,己经堂堂正正地复了名。
在服务工作中,泮溪以超卓的接待水准,把中华民族的礼数礼信仪和举世闻名的“食文化”奉献给每一位中外嘉宾,赢得了数之不尽的赞语。著名的史学家、海部俊树、韩素音、老舍、赵朴初、刘海粟、秦牧等中外嘉宾、文人墨客都在泮溪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字里行间无不充满对泮溪欣赏和赞誉。在70年代初,为中美建交立下功勋的基辛格于秘密访华仕途中,在机场吃过泮溪师傅们为其制作的菜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故当1980年泮溪名厨赴美巡回表演时,基辛格以每位100美元的标准在纽约“大鸿运”酒楼包下整席,对象生冷拼盘、广州烧牛柳等菜点极为赞赏,宴罢与厨师合照,并题词、签名。1987年,基辛格再以学者身份来穗时,婉谢了主人在五星级酒店安排好了的晚宴,自行来到泮溪,再次品尝了象生冷拼盘、八宝冬瓜盅等名菜。至今,泮溪的接待档案中,还保留着基辛格伉俪当晚与服务员的留影以及即席写下“感谢你们的美丽佳肴,比在纽约时的更佳”的赞语。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泮溪吃了一顿晚宴,印象尤深,回国后还向众多国家的首脑推荐泮溪,表示:如果到中国则必须到广州的泮溪酒家。
趣闻逸事 异彩纷呈泮溪酒家的历史久远虽然及不上许多同业前辈,然而,泮溪的知名度、美誉度却远胜于不少百年老字号。多年来,围绕接待服务的趣闻逸事层出不穷,且都是那么意义深长,引人入胜。
在泮溪,有关的接待趣事确实数不胜数:有因为“绿茵白兔饺”的维肖维妙,被小孩子整盘抱在怀里不让其父母动手,最后还是“打包”回家“养白兔”的小故事;延续数年从国外寄来信函和款项,请泮溪的服务员按时按地点按要求送餐上门为其亲友祝贺的“委托办宴”、国际友人、以一道道友谊的纽带,编织出绚丽的彩虹。
1982年4月,泮溪与深圳友谊公司合作,创办了深圳泮溪酒家,成功开创了饮食业异地联营的先例,在国内引起轰动。泮溪派出管理骨干、服务员共 180多人开赴深圳,将优秀的烹调技术、服务特色辐射至特区。由于口碑良好,效益显著,引得国内同行纷纷投资深圳,很快地,全国各大流派的餐饮食肆在深圳遍地开花,对于发扬光大祖国的烹饪文化,推动特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9年11月,泮溪迈出更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将享有盛誉的泮溪点心以速冻食品的形式出口日本。此举大大超越了饮食业习惯店内经营的传统,将主营的产品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拓展市场,而且,在当时速冻食品市场上仅有冻肉、半加工产品的阶段,泮溪就以成品点心实现出口,实属超前行为,因此,电台、菜肴类、面条类、粥汤类100多款,除主要出口日本外,还出口澳洲、英国等国家,每年均创造喜人效益。
90年代起,泮溪将树立经营特色的重点调整到筵席创新方面,数年来,设计新的宴席有:反映清代宫廷成筵的“满汉精选宴”、有以海产品如鲍鱼、鱼肚、水鱼等为主料配制菜式的“九如献瑞宴”、有以十多种鲜花入肴的“花仙宴”、有专门体现造型点心特色的“像形点心宴”、有以广州老城区西关地域的历史典故,仿间传说为依据设计菜式的“西关风情宴”等十大名宴,这些名宴荤素兼备,菜点兼有,设计巧妙,造工精致,其中部分宴席的每个菜肴都配有相应的小故事,有的讲述历史多姿多彩,有的戏编人物妙趣横生,上席时,由服务小姐娓娓道来,营造出热烈气氛。这些名宴,不但夺得了90年以来历年广州美食节最高奖项,而且,提高了泮溪知名度,以名店、名厨、名宴的效应为酒家赢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泮溪酒家的厨点师曾多次参加各种类型的烹饪比赛,均取得不俗成绩:1993年至1997年,先后有27人次,66个菜点品种获得了卢森堡国际烹饪比赛金牌、第二届中国烹饪大赛银牌、第三届烹饪比赛金、银、铜牌以及商业部优质产品评比“金鼎奖”、“中华名小吃”等部级以上奖项,被誉为“熠熠闪光的烹饪明珠”。
泮溪酒家的外围粉墙黛瓦,绿榕掩映,大门上“泮溪酒家”四个大字的墨绿色洒金招牌,为当年朱光市长留下之墨宝。酒家内的布局迂回曲折,层次丰富,数组园林重景无不夸耀着民族的睿智。如出自广东著名山石家布谷、年代久远的古玩文物、璐 图腾,以及规矩镜内以篆、籀、隶、草、楷书等历代文字的刻注,认为足以展示了我国历朝度量衡币、工具器皿及饰物的演变发展。厅堂内,还有满目的紫檀、酸枝家具、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曾令众多客人叹为观止,称之为中华历史文化和民族工艺的聚集。
名菜美点 精华荟萃泮溪酒家擅长操办各种宴席,日常经营粤菜、点、二、三级厨、点、服务师数人。数十年来,泮溪是业内公认的人才辈出地,先后涌现的名师有“全国最佳点心师”罗坤、“全国优秀点心师”杨梅,“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十大名厨”林壤明,还有屡获烹饪大赛奖牌的青年团厨点师冯秋、曾妙屏、何继文、陈炳基等,使泮溪得以在烹饪领域不断地挖掘传统,着意创新,保持几十年来成绩斐然。
泮溪酒家在改革的旅程中,以诚实的经营作风,灵活的经营策略,理智的经营定位,拓展的经营思路以及优异的食品质量,杰出的服务精神,秀美的接待环境,脚踏实地地发挥着“中华老字号”的作风,连年来,泮溪获得国家特级酒家、省级先进企业、广州市卫生模范单位、广州市著名商标等称号,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认同。
酒家其余的20多个餐厅,均以楼台殿阁、丝丝垂柳;或蚀饰着100多个篆体“寿”字的万寿宫;有明亮舒适、鸟语花香的露天茶座——一个个恬静的小房间,一座座宽拓的大华堂,足以适应各种宴会、酒会、寿筵喜酌以及外事、商务接待的需要。此外,酒家内还随时可见曲亭幽榭、回廊小径、喷泉鱼池、假山石笋等园林小景,并遍植红棉、桂花、米兰、九里香、葡萄等花果。花开时节,幽香缈缈,沁人心脾,令人们由衷感到,泮溪酒家在宏大的气派中渗透着清丽自然,在传统文化艺术的体味之中融汇着时代意识,它以独特的风格每天受到无数赞叹。前苏联建筑师代表团还指把它称为“一首完整的建筑艺术交响诗”。
改革轨迹 发展里程泮溪酒家作为一家大型国有餐饮企业,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内部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泮溪酒家于1947年由粤人李文伦、郊菜鲜虾肠粉,八珍茭笋皇,郊外大鱼头等,特色鲜明,口碑甚佳,引得不少食客专程前来品尝,渐渐地,泮溪更成为知识界、文化界人士相约聊天,饮食聚会的“老地方”。小小的乡野酒家,生意兴隆,声誉广为传播,至五十年代初,泮溪己颇具知名度。
60年代,泮溪酒家己有闻名遐迩的八大名菜、八宝科爪盅、泮溪茭笋皇、脆皮炸蟹钳、牡丹鲜虾仁、园林香液鸡、瓦罉屈水鱼、像生雪梨果。鹌鹑千层酥、蜂巢蛋黄角、生炸灌汤包、晶莹明虾脯、泮塘马蹄糕。清香苹叶角。这此美食均是厨师们匠心独运的代表作品,如泮溪茭笋皇是采用当地盛产“泮塘五秀”之———茭笋,刀工刻改成各种花鸟形状,配以鲜美的海鲜、肉料烹制成,造型优美、精致,鲜明地体现民了粤菜清、鲜、爽、嫩的特点。如绿茵白兔饺是由泮溪酒家的点心大师罗坤首创,他根据广东传统名点粤海鲜虾饺的制作原理,把虾饺造成栩栩如生的小白兔形状,用火腿点上作眼睛,再伴以碧绿的芜茜或鸡蛋丝,尤如一群欢蹦活跳的小白兔在草地上嬉戏,此点心后来成为全国餐饮食肆争相仿制,在经营中长盛不衰的名点。这八大名菜、八大名点一直延续至今,经不断改良,现更臻完善,在1987年举办的广州市首届美食节,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广州市名菜、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