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菜肴,马祥兴,中餐,聚餐宴请“马祥兴”可以夸耀于南京同行者有二:其一,马祥兴餐饮,年头久远,已历一个半世纪;其二,起初并无本钱,真正是白手起家。马祥兴的创始人叫马思发,“思发”或者有期盼发迹、发达之意吧?但是1840年,原籍河南孟县的农民马思发因家乡遭灾,逃荒来到南京时,未必还存着发大财的奢望。他在花神庙...
然而胡翔东之有“恩”于马祥兴,还在于他为店里引来过一位阔客,民国元老级人物谭延闿,胡翔东与谭延闿是老交情,引他来快朵颐,店中自然不敢怠慢,马祥兴,兢兢业业,使尽解数,居然使遍尝天下美味、地利、孙科、褚民谊。中餐,聚餐宴请。光顾者常是汽车阶级了,有经营头脑的马德铭便知招客留客,令其一顾再顾,还须有看家的绝活。“胡先生豆腐”的出名可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时候“马祥兴”才算是进入了有意识创名菜的时期,——国民党大员的光顾恰是其“时代背景”。马德铭和大师傅们挖空心思,马祥兴餐饮变着法子在菜肴上花样翻新,几经试验,终成“美人肝”、“松鼠鱼”、“凤尾虾”、“蛋烧卖”,此即名噪金陵的“马祥兴”四大名菜。
金陵“马祥兴”字号,自1845年清朝道光年间传至今日,已160余载。马祥兴历尽世事沧桑,遍尝人生百味而不改。创业伊始,马祥兴菜馆即融北方清真风味之典藏密芨与江南食材佳肴为一炉,恬淡清雅、文人雅士竟相捧场。民国时期李宗仁、孔祥熙、马祥兴餐饮,邵力子、居正等无不在此闻香下马,大宴宾客。中央大学教授胡翔东、胡小石即兴之创“胡先生豆腐”也曾名噪一时,传为佳话。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酒食余味,欣然提写“百壶美酒人三醉,一塔秋灯映六朝”的雅句。真乃事事遂人愿,回回馐馔香—集“马回回”吉祥兴隆、中餐,聚餐宴请美味佳肴之大成。
马祥兴菜馆内老店、褚民谊是不见踪影了,今日的座上客是另一些军政要人,象李宗仁、于右任、张治中、邵力子便是常客。最热闹的是1948年国民代表大会那一阵,“马祥兴”几成党国内蒋介石的反对派拉选票的一个场所,接连数日,代表云集,李宗仁、白崇禧、孙科、马祥兴餐饮,程潜诸人连做东道,门前车水马龙,堂上交杯换盏,冲着四大名莱,就在这席上桂系的人物多得了几张选票也说不定。
“马祥兴”的真正发迹是在民国以后,而1925年由做熟食、“大碗吃饭,大块吃肉”的作风即可应付,饱让位而求好、鸭、鱼、中餐,聚餐宴请,虾、蛋,日后“马祥兴”菜形成清淡适口、雅静鲜美的特色,实与原料以水产活禽为主不无关系。
南京古南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马祥兴,建于1845年,华东地区清真餐饮品牌,融北方清真风味典藏密芨与江南食材佳肴为一炉,恬淡清雅、口齿流香
共产党人还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吃着小米在奋斗,然而日后值得“马祥兴”人自豪的是,共产党的大人物那年头也在京城吃过他们的菜。1946年国共和谈之际,马祥兴,国民党和谈代表张治中在家中宴请中共代表团的周恩来,便是请“马祥兴”厨师治的席。那位大师傅未必会想到座上客几年后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似乎倒是对那美味菜肴留下了不坏的印象,至少是记住了民国要人很是赏识“马祥兴”。或者与那一席饭多少有点关系吧,1958年,他特别交待全国政协副主席、马祥兴餐饮,伊斯兰协会主席包尔汉,从“马祥兴”调了多名高厨到北京饭店掌勺。也就是这一年的二月,“马祥兴”从中华路上迁至鼓楼现址,此时的“马祥兴”是姓“马”而又不姓“马”:人民政府保留了老字号,同时它成了南京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一家正规企业。
由小饭摊到名菜馆,单看门前拴着小毛驴到停满小轿车,也见出“马祥兴”的发迹。不必提日本人的炮火,不必提国民党溃败前物价飞涨、社会名流、豪商巨贾恒以食为乐事,为雅事;为盛事。而“马祥兴”的席面足以称盛,“马祥兴”的名菜亦足以为雅,为乐。
“胡先生豆腐”只好向野史掌故里寻了,四大名菜则至今依然是“马祥兴”的金字招牌。“松鼠鱼”用新鲜桂鱼,“凤尾虾”用鲜活大虾,“蛋烧卖”鸡蛋做皮,虾仁为馅,原料原本金贵讲究,倒也罢了。难能的是“美人肝”,原料是不上台面的鸭胰脏,一鸭一胰,一味菜须得四五十只鸭的胰脏方可成就。鸭要肥嫩,更须鲜活,最考究的是爆制时的火候,火候不到,软而不脆,火候过头,疲而不嫩。一盘上桌,盘是翠绿,菜是淡红,衬以葱白等物,流光溢彩,晶莹剔透。食之,鲜而嫩,脆而爽,回味悠然不尽,难怪跃居四大名菜之首。好菜还须佳名,据说此菜原是某次厨师做席为凑足菜谱的“救场”之作,其名出于端上桌前一时的灵感。“松鼠鱼”等类,以原料,以形状,均可坐实,唯“美人肝”之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好事者戏谓“美人何辜?”文革中则因破四旧,径自改作了“美味肝”。“美味肝”太老实而又名不符实,亦且庸而俗,哪里及得上“美人肝”的空灵而涉绮思?于是待到由“乱”而“治”,复又还以“美人”之名。
马祥兴饭店名菜果然给“马祥兴”带来更大的名声。四大名菜风味独特,渐渐民国政府的五院八部皆认“马祥兴”是金陵首屈一指的清真饭馆。汪精卫、王世杰等人多次以外交部名义在“马祥兴”宴请外宾,此举的结果之一,是因此而识得了这家老店的南京各国驻华使节也常来此设宴,于是食客中又多了些深目高鼻的洋人。
【品牌创业史】
绝活就是绝活。而今南北东西菜系大串帮,层出不穷的饭馆创名菜之不暇,莫不向老字号偷招,“马祥兴”的四大名菜,倒有三样成了众多菜馆席上的点缀,唯有“美人肝”,别处再也没有。你若怀疑今之“马祥兴”有无看家本领,大师傅必会正告:“吃遍南京的馆子,你吃不着‘美人肝’!”
马思发的饭摊在儿子马盛祥的手中正式取名“马祥兴”——“祥”取自马盛祥之名,“兴”则寓生意兴隆之意。此时饭摊已迁至雨花台左近一回民聚居地“回回营”,市口好得多了。生意也确有兴旺之象,主顾中流传有顺口溜云:“要吃饭里面坐,小毛驴拴对过。大米饭香又白,牛肉煨得金黄色。要吃多,牛肉烧萝卜;要吃好,牛肉炒小吃”——颇能让人想见小户生意初做出些名堂时的勤勉、红火的气象。当然还只做到一个“饱”字,所谓美食家者流断不肯下“好”的考语。说明问津者依然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这时的“马祥兴”属行业中称作“荒饭店”的类型,“荒”,也就有不上品的意思了。
马祥兴菜馆现隶属于南京古南都集团,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拥有700个餐位,17个包间,大型宴会厅可容纳27桌宴席,回味坊食品超市外卖特色卤菜、“中华餐饮名店”、南京市著名商标”,其清真烹饪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代南京城市文化名店之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