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砾岩是白垩纪早期地层的标志层,剑门关,旅游景点是中国最险峻的砾岩丹霞地貌,四川省剑门关风景区开发,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东西绵延两百余里,在大剑山中断处,形成了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称为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代出秦入蜀——金牛道的必经之...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是由剑门蜀道上剑门关、险,翠云廊彰显奇、溶为一体、四川省剑门关风景区开发,互融共生。景区内共有观赏景点300余个,从古柏到古道、人物到历史、从思想到文化、从交通到军事、从美景到美食、剑门关从养生到休闲、从春色到夏境、从秋意到冬,处处美不胜收。
围绕蜀道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景点,邮驿文化、诗歌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主题,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奇特的丹霞地貌、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民俗文化,对古关、古道、剑门关,古柏、古镇、古寺、古桥、古祠、古墓、古驿站、古碑刻、古战场、四川省剑门关风景区开发古诗词等进行了保护和利用,先后投资 6.9 亿元,建成了蜀道三国文化线、绝壁观光线、生态文化旅游线。
剑门关砾岩是白垩纪早期地层的标志层,是中国最险峻的砾岩丹霞地貌,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东西绵延两百余里,在大剑山中断处,形成了垂直高度近300米,旅游景点。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称为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代出秦入蜀——金牛道的必经之地。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此修筑栈道,设关戍守,始称“剑阁”,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赞叹“剑阁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享有“剑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西蜀门户”等美誉,剑门关,更使得剑门关誉满华夏,名扬海内。
资源特点: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从1992年开发建设,由剑阁县风景名胜管理局和县林业局翠云廊管理站共同进行开发、经营、县政府为了加快剑阁旅游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决定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剑门关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剑门关景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剑阁旅游开发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机制。2006年,四川省剑门关风景区开发,翠云廊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起步阶段
景区将古关、古道、水体、地质、乡村田园、溶洞等景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雄关、漫道、古树、古城”的恢宏景观特征,其资源的大容量、剑门关高品质、原真性、唯一性和可游性具备了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的条件。
四川省剑门关风景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剑门关,世界陆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景点。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享有“剑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西蜀门户”等美誉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名扬海内外,它集蜀道文化、战争文化、气势磅礴,享有“世界奇观”、“国之珍宝”和“蜀道灵魂”的美誉。
为做深旅游,打造旅游品牌,建设精品旅游景区,2012年3月,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启动了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按照“市统筹,县主体”的原则,成立了创5A指挥部,根据景区总体规划和提升规划,围绕国家5A景区建设标准,对景区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提升和改造,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提升先后投入资金6.9亿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景区造成严重破坏,剑阁县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整合、道、拆乱、修关、建道、作文、配套、绿化、治污等工程。重建后的景区游览面积扩大了50倍,新增景点90多处,建设了4D电影院、地质博物馆、高空滑索、射箭场、八卦园、观光电瓶车、滑竿等体验性项目和设施。2010年,剑门关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4、打造精品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地质公园,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国国家地理》四川最美100个拍摄点。
2、加快发展
形成了剑门蜀道遗址、大剑山丹霞绝壁、剑阁柏、剑门关楼、钟会故垒、姜维城、剑门七十二峰、剑溪桥、元阳石、石笋峰、梁山寺、志公寺、舍身崖、天梯峡及栈道、金牛峡及栈道、玻璃观光栈道、剑门关古镇、剑门关 4D 电影《剑门神鸟》、叹关台诗词走廊、果亲王书第一关、姜维墓和平襄侯祠、李璧祠、汉德驿等 54 个极具观赏价值的特色景点,是寻踪探险之旅,历史穿越之旅,休闲养生度假之旅的理想之地。
发展历史:
3、完善提升
开发现状:
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部昆高速公路、西成高铁穿境而过,兰海高速公路和兰渝铁路擦肩而过,距广元飞机场仅21公里。向北距古都西安约480公里,向南距阆中150公里、重庆约400公里,西南至成都约250公里,西北到九寨沟约350公里,是四川大九寨环线的重要节点和蜀道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支撑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2009 年,剑门蜀道被纳入第二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保存最完整、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一段,具有世界遗产价值,其价值可与连接东西方的古代丝绸之路和沟通南北的中国大运河相媲美。2012年6月,剑门蜀道广元段正式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预备名录。
2011年实施了翠云廊景区改扩建工程,完成了游人中心、步游道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景区的游线由以前的800米增加到3800米,景区面积增加近5倍,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经过提质扩容工程后,翠云廊景区更新了各类标识标牌和垃圾桶,新增游客休息设施30余处,安装了监控系统。2011年剑门关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剑门关景区管理局,负责景区的经营管理。